九月十五日下午三点,在会议室5A-427。请到我们学院优秀的教师马素德老师进行讲座,参加讲座的为全体2021级研究生新生,由闵忠华老师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是讲解关于研究生期间“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的问题。讲座开始,马素德老师形象贴切的将考研比喻为“鲤鱼跃龙门”,是一次“惊险的跳跃”恭喜了同学们顺利的成为了研究生。
接下来,马素德老师从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的角度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角度分别进行了讲解,马老师指出,在本科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只停留在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对待老师教授的知识上只要求学生做到“捡死兔子:尽量多、尽量好的兔子”、“授人以鱼”,这也就是意味着对于学生来说只需要去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即可,老师给我们现成的知识,让我们去消化吸收。
而在研究生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与本科的不同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以及系统的专业技能,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老师教课方面同样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研究生期间,老师会给学生一个方向。并且是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新的知识。本科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而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本科教育对所遇到的问题往往在老师处有标准答案,研究生教育对所遇到的问题导师更强调的自我探索自我解决,没有标准答案。
接着从三幅图片,以及马老师的提问引出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怎么去培养创新思维的问题。创新思维就需要做到:在同样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的原理、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绕过去,不要因为硬件的问题来制约我们的发展、创造性思维不是脑筋急转弯,是绝对的具有科学依据的方法。
在精神面貌上,马老师强调同学们应该做到,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希望学生们在对于实验上有着很强烈的热情,以及对于结果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的心情。在对于工作上更是希望我们能够投入较多的时间,并且坚持下去。
在对于学习的态度上,马老师提出了“格致”。格是推究;致是求得。那么格致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致源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格致”二字,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到:“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他在学堂上接触到了“格致”即就是科学。“格致”也可以理解为科学,可以作为理解为正确的行为做法。
最后马素德老师对于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所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问题做出了指导。首先是需要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前人的经验当作参考,切不可当为标准答案。其次同学们应该注意的是,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来解释。并且马老师强调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实验科学,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其次马老师对于我们在实验室时候提出了几点纪律上的要求。提醒我们做事情要抓紧时间,时时早、事事早。最后希望我们做到,多看书、多看文献,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文献、多观察,观察实验现象,注意细节、多动手、多动脑。最后强调了导师对学生需要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对导师需要做到尊重、爱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