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数字孪生与3D打印创新实践站举办3D打印科普公益活动 ——中小学生“打印”未来科技梦

作 者:学生通讯员:温佳琪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0

  202576日,西华大学数字孪生与3D打印创新实践站内科技氛围浓厚,一场以“探秘3D打印,智造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科普公益活在此拉开帷幕。来自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东城根街小学、高新区西芯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分校的中小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互动问答,近距离感受3D打印技术的魅力,开启了一场科技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西华大学数字孪生与3D打印创新实践站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必友教授以生动案例引入主题。他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3D打印“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的核心原理,并介绍了创新实践站作为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能与成果。“3D打印不仅是制造技术的革新,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彭必友教授的开场白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陈刚副教授从安全规范入手,强调了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通过预设问题,让小朋友们带着思考去学习,为科普奠定了基础。

1 彭必友教授向大家科普3D打印 

图2 陈刚副教授为大家讲解注意事项

 在志愿者团队的带领下,学生们分为三组,轮流体验三维建模、分层切片、打印操作、最后参观学习气溶胶喷射打印。在三维建模设计环节,志愿者温佳琪以UG软件为工具,生动演示了从二维草图到三维模型的完整构建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建模软件的核心操作与功能。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设计出简易零件,在数字建模的精准与创意碰撞中感受科技魅力。随后进入分层切片处理阶段,志愿者刘杰借助拓竹切片软件,深入讲解了模型分层与路径规划的原理,学生们通过调整层高、填充密度等关键参数,直观理解了“分层制造”对成品精度的深远影响。紧接着的设备操作演示环节,志愿者熊羽筝现场介绍了光固化、熔融沉积等不同类型的3D打印机,并结合实际操作演示了打印过程,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技术细节。与此同时,研究生志愿者段鑫还对他正在研发的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进行了原理介绍与演示,展现了前沿科技的探索精神。在等待打印成品的间隙,杨延、杨好、孙一然等志愿者组织学生们使用3D打印笔绘制立体图案,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作品,实验室里洋溢着创作的喜悦与探索的热情。

      图3志愿者温佳琪讲解三维建模     

图4志愿者刘杰讲解分层切片

图5志愿者熊羽筝讲解打印机操作

图6志愿者段鑫介绍气溶胶喷射打印

 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洪波指出:“科普是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的重要抓手,我们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三维模式,让科技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种顶层设计为实践站获评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7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洪波视察科普站运行

 思维碰撞,有奖问答点燃科技热情,活动尾声的“科技知识擂台赛”将气氛推向高潮。题目涵盖3D打印原理、分类等问题,如“3D基本流程有哪些?”“切片层厚对精度有什么影响?”学生们踊跃抢答,赢取3D打印模型、科普书籍等奖品,获得 “科技小达人”研学证书。

 

(a)

(b)

图8 彭必友教授为同学们颁发“研学证书”

 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西华大学数字孪生与3D打印创新实践站依托“四川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2023年获批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四川省首个开设增材制造本科专业的高校,西华大学通过“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模式,让学生掌握了3D打印技能,更激发了他们对智能制造的兴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洪波表示,未来实践站将持续开展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搭建接触前沿科技的桥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图9 合影留念

 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察到创造,这场科普活动以3D打印为纽带,让中小学生触摸到了科技的温度。



版权所有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copyright © 2000-202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